1950年-1960年:
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钛,氧化锌因“光氧化反应”被发现。
1950年开始研究光触媒。
1960年-1970年:
1967年本多藤岛效应。
1969年将本多藤岛效应发表在“工业科学杂志”。东京大学的本多氏和藤岛氏发现的,根据光电极反应通过光可将水分解成氧和氢的效果。
1970年-1980年:
1972年发表在美国“自然”杂志的本田藤岛效应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注,于是开始利用光触媒对有机物质的分解,无害化的研究。
1980年-1990年:
1980年引入越来越多的报纸和杂志报道“光触媒拯救世界危机”
1990-2000年:
1990年开始研究二氧化钛光触媒的实用性,(藤岛研究所TOTO)
1994年TOTO开发光触媒抗菌和防污瓷砖,光触媒开始走向商业化。
1996年开发才用了光触媒的太阳能帐篷,并作为产品开始销售
1999年盛和工业利用光触媒的有机物分解效果开发了空气净化器,佐贺县窖业实验所所长—之濑博士获得专利。
2000年水性氧化钛获得专利,钛氧化物的时代开始。 |